首页 > 业界动态

相贺昌宏:日本数字期刊出版的发展战略


  5月13日至15日,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球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精英汇聚一堂,把脉世界期刊业发展态势,共同探讨期刊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日本小学馆的总裁及CEO相贺昌宏演讲实录:
   [主持人]:谢谢吉先生。我昨天在午餐时,坐在一位中国代表旁边,我听到其中一位说,如果你要给这次大会评判A、B、C、D的话,你会评判哪个级别?那位女士耸耸肩说,我在这里只想参加这个会议,来扩大一下我的视野。我认为,实际上,评分并不重要,大家来这里开阔眼界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邀请今天上午最后的一位发言人,他来自日本,他的名字叫相贺昌宏,来自日本小学馆的总裁及CEO,他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数字期刊发展的发展战略。有请相贺昌宏先生。
   [相贺昌宏]:我就是刚才介绍的相贺昌宏。在开始之前,我想就这次期刊大会在北京开会的意义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认为,无论是纸质期刊,还是网络期刊,或者其他任何媒体,编辑人员都应该相互学习。目前在北京召开世界期刊大会,我觉得媒体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正在使国与国之间的壁垒变得越来越低。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会议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任何国家的编辑人员、任何媒体的编辑人员,任何媒体的编辑工作,尽管所处的立场不同,但都不可避免的承受来自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或者其他方面的各种压力,有时还必须作出妥协,有时需要想方设法的克服这些困难。
   [相贺昌宏]:于是,作为一个编辑人员,从其他国家、其他媒体的同行那里学习各种各样的智慧和做法,有助于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是用同一个价值观和一个尺度来看待一个问题,要从各个角度看待问题,并保持冷静的讨论问题,也就是说,这次大会向我们指出作为一个期刊编辑应有的姿态。我感觉这次会议,也使我们感受到向中国同行学习的重要性。
   [相贺昌宏]:我们在这样一个现状基础上,我向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经营的出版社——小学馆的状况,然后就互联网时代的期刊谈一点自己想法。
   [相贺昌宏]:目前小学馆在日本国内出版的出版物,包括期刊约70种,每年出版单行本书籍约700种,小开本文库本约220种,漫画单行本约1150种,音像制品约500种。以上的出版物销售金额加在一起,大概是247亿日元的广告收入,总共约有1355亿日元。此外,还有版权销售的收入,大约为114亿日元。
   [相贺昌宏]:小学馆的关联公司是从27年前,我们把哆啦A梦(机器猫)系列拍成电影版成为商务市场,小学馆本身的版权销售业务,是通过与小学馆集英社公司合作来进行的。和viz共同出资在美国成立VIz Media进行合作,从21年前,开始在旧金山出版海外版的漫画。现在这个公司还经营小学馆集团以外的日本其他出版社的漫画,现在欧美的版权业务全部由旧金山和巴黎的Viz Media这两个公司来负责。那么韩国市场的一些情况,也就是说,就亚洲方面来说,韩国市场版权业务由小学馆总公司来负责,中国基本上由总公司来负责。另外在12年前,成立了上海Viz Media合资咨询公司。到目前为止,已帮助43家中国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约650种中文版图书,主要是日本的儿童书。另外我们一直想中国出版社销售女性时尚杂志的翻译发行权,或者提供编辑内容,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小学馆的发展历程。
   [相贺昌宏]:本公司,今年已经有85年历史,就是说1922年开始出版面向小学生的各学年期刊,小学馆实现大的飞跃是在1958年左右,当时日本的经济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时期,住房建设进入高峰期,人们的家里有了客厅和书架后,开始大量购买百科全书和书籍全集等。随着收益的增加,小学馆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面向儿童的期刊以外,逐步将业务的范围扩大到面向成人的周刊杂志、各种兴趣爱好领域、漫画领域和时尚领域的期刊。同时随着技术革新和新媒体出现,我们的业务领域已扩展到DVD、手机、网络业务和形象商务、海外版权业务等众多领域。
   [相贺昌宏]:在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方面,我们的经验还不是十分的丰富。就期刊来说,我们刚刚开始将现有期刊移植到网络上,数字(SOOK)杂志刚刚起步,在期刊方面我们和一些公司共同建立了Japanowledge日本百科全书辞典的收费会员网站,该网站也负责管理其他公司的辞典、词书和书籍。综上所述,小学馆有一家进取精神、善于开拓新媒体新业务的公司。也就是说,小学馆文化表现在无论成功和失败,都不会过分在意或者计较所有新的业务,我们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通出版事业来看待。
   [相贺昌宏]:作为小学馆的一员,下面我想就互联网期刊事业发展一点看法。
   [相贺昌宏]:我认为互联网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了纸、期刊所构筑的壁垒。
   [相贺昌宏]:第一,互联网轻易的突破了传统纸期刊的作者、编辑等专业人士的权威壁垒。与纸期刊相比,互联网可以有更广泛、更多的人来参与。
   [相贺昌宏]:第二,互联网突破了纸期刊的制作和销售环节所需要的大量的成本和时间的壁垒。它使每个人都可以廉价、瞬间向全世界发布信息。从这点来看,互联网是具有纸期刊无法比拟的优点,同时它也陷入了另外一种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是广泛、众多人不需要成本和时间的情况下参与,并且发表各种各样的意见,其结果产生大量的匿名性和不负责任的意见。当然多样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并非网络所独有,纸期刊也是一样的。不仅如此,有时它还会作为一项权利和权威做斗争的手段来使用。但是,因特网和纸期刊相比这种多样性和匿名性在数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里差异为我们提供期刊的可靠性和可信性,认真思考的契机。
   [相贺昌宏]:这是美国杂志就杂志和读者观点所做一项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这里不再具体介绍了。但我想说明的,该项调查结果表明,各种各样的媒体中,在亲和性方面,纸期刊有明显的优势。与互联网相比,纸期刊不仅有可靠性和可信性,而且由于它的单向性,即使有激烈的议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沉静,单向性由缺点变成优点,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纸期刊是适合于进行冷静讨论的媒体。
   [相贺昌宏]:当然随着互联网的成熟,比较负责任的意见和不同角度理性的意见也会增加,标榜可信性的东西,网上也会越来越多。
   [相贺昌宏]:同时,为了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信赖关系,纸期刊也会不断降低成本和时间方面的壁垒,为了实现这种目的,纸期刊也会不断强化和互联网之间的协调。相反,为了与网络竞争,针对网络难以解决匿名的、感情用事的意见泛滥等现象,纸期刊在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时间、成本方面的努力也会进一步加大。
   [相贺昌宏]:总之,网络和纸的结合,不外乎网络和单一的单一的形态,用坐标表示,纵轴为可靠性,横轴为时间成本,二者互为对抗轴。网络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目前的社会现状是,网络和纸期刊混合存在,而其其作者和编辑人员也是混合存在。在思考网络时代期刊时,关键不在于是网络还是纸,而是应该考虑期刊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编辑人员。
   [相贺昌宏]:一个好的期刊编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一个似乎谁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我们只能通过对全世界现在和各种各样期刊的编辑进行观察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我个人观点来说,我认为期刊编辑起码应具备以下的条件(当然我不是为了要躲开这样的说明):
   [相贺昌宏]:首先,期刊编辑应该具有对期刊制作的强烈意义和热情。不是对过去而是要对现阶段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和热情。下面有三个方面值得说明:第一,共鸣和批判的平衡;第二,勇气、诚实和幽默感;第三,本身就是一名生活中的读者。首先我想就第一项共鸣和批判的平衡进行说明。美国的期刊,纽约人的著名主编威廉姆尚曾经说过,对作家来说,编辑应是共鸣者,同时还必须是竞争者,面对具有强烈个性的作家、撰稿人和未被社会承认的创作人员等等,编辑如果对他们工作没有共鸣,就无法发现具有独特创意的人才和作品。相反,编辑如果不能站在竞争者的角度适时地提出中肯的批评,他的共鸣或许就会变成单纯的迎合,那样是不可能为世人所接受的。既既是共鸣者又是竞争者,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既是共鸣者又是批判者,就是说恰到好处的共鸣和批判不仅是对人、对事件、对商品,服务和广告也是同样重要的。对对象的敬意和共鸣,这种程度越强,越要具备有说服力的批判观点。这可以说是期刊得以存在的生命力所在。
   [相贺昌宏]:这是二力倍反式的平衡,不仅是编辑,读者心中也有,过去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格尔用于解释流行现象所指出的,他指出社会均衡化和个性的差异这种对立的心理,其实是同时存在的。而读者对期刊要求恰恰与此相似,与朋友不同会感到不安,但是心里又希望与朋友有所不同,保持着自我。此外,还有欢迎与拒绝同时存在的魅力存在。这种相互对立和充分矛盾的心理非常普遍的。把共鸣和批判均衡和差异,欢迎和拒绝,这些互相矛盾,又共存的心理以及由它引发的行为通过杂志进行介绍和剖析,同时保持保持二力倍反式的平衡,这是期刊所做的工作,也是期刊存在人类社会的理由。
   [相贺昌宏]:其次,我们来看第二项:勇气、诚实和幽默。期刊有时要弄清事实,指出错误,揭开幻想的面纱。此时编辑很可能要承受来自外部或者组织内部各种压力。如果当你判断应该登载却出现压力时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相反,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或者后来发现自己做错的事,必须谦虚的承认,这种诚实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勇气和诚实是相辅相成的。其实现实当中,任何事务都有其极限,不明白这点就容易导致蛮干,同时诚实如果过了份也可能变成愚蠢。要处理好这个关系,这就需要幽默,幽默可以使人们认识到争斗的愚蠢,幽默里不乏勇气和诚实,同时原则问题决不让步,这就是期刊编辑应具有的素质。
   [相贺昌宏]:第三项:本身就是一名生活中的读者。从总体上说,各种媒体之间,并不是相互分离的。期刊编辑同时也是各种媒体的读者。在思考期刊未来时,如果只想到钟情于自己期刊的读者,而看不到社会中更广大的其他读者时,就意味着这个期刊即将走向尽头了。我们经常说,作者要站在读者的立场来写作。但是不仅要看自己期刊的读者,还要看更加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的读者。同时,编辑还要注意保持与生活中的读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否做到这点,是期刊未来能否发展的关键。我要说的基本上是以上的这些内容,我们想一下我们的网络杂志《Sook》,想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我可能也不见得说得很好。《Sook》不存在纸期刊。有一个纸期刊编辑转到这个地方来,由外部人员来制作这样的电子杂志。它有各种各样的题目,还有一些搜索性的东东西,这里有很多读者欢迎的,尤其是一些单行本的书籍,还有一些DVD,还有一些传统杂志的页面,那里也有很多是广告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免费的一些杂志等等。《Sook》本身是有着非常强烈营销功能的杂志,所以比起纸期刊更容易阅读,今后我想这个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我们不尝试是不知道,也可能某些东西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我们会总结各种各样的事例,明年会有一个结果出来,因此如果大家对《Sook》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过因特网浏览我们的杂志。以上就是我要对网络时代所说的,如果大家想了解这个数码杂志的话,也请负责人到时和我们联系。以上就是我对网络时代期刊的一些想法。
   [相贺昌宏]:最后我想向为本次国际会议的准备,热情在世界各地奔波,为FIPP布置漂亮会场、提供热情服务的,让我们度过舒适而有意义的中国期刊协会的会长石峰先生,以及顾问张伯海先生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相贺昌宏先生,非常高兴你能够发表演讲,也非常高兴你来到北京,我们马上就是午餐时间。